Teaches 趣開課
Search…
Teaches 趣開課
Teaches 操作教學
入門資訊
線上課程 - 建立、編輯課程
編輯你的課程網站
老師開課秘笈
前言
開課前的規劃
課程拍攝前置作業
影片製作流程
影片分類與拍攝重點
課程適合的拍攝類型
募資影片腳本規劃
一般課程影片腳本規劃
場地
攝影
收音
燈光
鏡頭構圖
拍攝內容建議
服裝儀容
影片剪輯流程與概念
剪輯軟體推薦
影片素材推薦
素材使用注意事項
影片輸出注意事項
Teaches 的服務
財務說明
對帳說明
系統教學
常見問題
課程分類與探索頁面
Powered By
GitBook
鏡頭構圖
看完前面的文章後,大致上對拍攝課程影片有所了解,那麼現在該來思考和確認構圖,如何讓拍出來的畫面更加自然好看,更凸顯你的教學專業呢?
「專業感」重要嗎?
以在現實生活課堂、學習為例,在挑老師或學習對象,一定會選讓你感覺專業、可信賴的人學習,線上數位課程也是一樣的道理,知識型影片像金融理財、商業、音樂、舞蹈等,都屬於高度專業的知識,而老師透過影片呈現出專業感就更容易引響觀眾的視覺感受,以及學習成效。
如何拍出「專業感」?
在影音的世界裡,專業感跟外表並沒有絕對關係,但跟透過「鏡頭」傳遞出的氛圍卻著很大關聯,所以不是網紅等級的你千萬別灰心,只要掌握「鏡頭構圖」也能打造出專業的教學影片,讓觀眾對你的更加信賴。
鏡頭拍攝角度
鏡頭視角主要目的是塑造畫面的情緒張力,最常見的三種拍攝角度有,「俯視」、「平視」、「仰角」,同一個事物能因鏡頭拍攝的角度不同,帶給觀眾不同的心理感受。
「俯視」:
將相機由上往下拍攝,俗稱上帝視角,若拍攝人物,則畫面中會呈現較低、較矮、較渺小的狀態,通常適用於拍攝教學示範,例如:繪畫、寫字、手作類課程。
「平視」:
相機水平拍攝,與學生「平視」且「胸部以上」的鏡頭,作為拍攝課程時的人像拍攝最為適合,而當老師使用平視的鏡位,眼睛直視鏡頭、正臉面對學生,當學生觀看影片與老師眼神交會,則會產生親切感,同時也是最安全不容易失誤的方式,非常適合教授知識型的老師,當看著畫面隱含著平等與尊重的態度,並傳達「我在向你說話」的篤定感。
「仰角」:
將相機由下往上拍攝,以仰角的鏡位拍攝,容易拍出較不美觀的臉部畫面,甚至有種威脅感,所以除非你是大師級人物,要呈現尊敬感,不然通常不建議老師們使用。
「側面角度」:
將相機架設在人物的斜前方或側面,通常會在兩機一同拍攝時,為了增添立體感及畫面豐富性所使用,不過建議斜角度勿過大,避免讓學生感學很疏遠或看不清老師的臉部表情。
★不管如何,在拍攝時預先為學生們想想,怎樣的畫面呈現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有所成效!?
★切記,老師就像演員,攝影機就是學生視角!
畫面呈現方式
在拍攝人物或物品時,能透過「景別」來呈現畫面中的主要重點,可從遠到近分為四類,「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同時我們可以打開攝影器材都有的「九宮格格線」功能來輔助,接著我們依序來介紹。
「遠景」:
又稱為全景,從頭到腳,被拍攝主體全部入鏡的方式,適合展現全身肢體動作的畫面。將頭頂和腳下留一些空間,不要讓畫面切到人物,且第一條橫線對齊大約肩膀的位置。
「中景」:
可分為「腰上鏡頭」和「胸上鏡頭」,是畫面中最廣泛被使用的呈現方式,用於表現被拍攝主體的表情和上半身的動作。一般課程常使用「胸上鏡頭」,將人物放在正中間,或是左右側,以胸為基準線,不要讓畫面切到人物為佳!
「近景」:
將被拍攝主體充滿畫面的鏡頭方式,常用於展示主要的物件,或是有教學示範的課程,例如:手作課程,請務必主體放置在畫面的正中央。
「特寫」:
用於表現被拍攝主體局部特徵時所使用的鏡頭,特寫畫面的主要目的是「呈現細節」,將主體局部放在畫面的正中間,能幫助學生學習,也會讓畫面更豐富。較常使用於「課程影片」中,尤其是繪畫或手作類型課程。
★建議在拍攝「特寫鏡頭」時,使用「腳架」或是「桌上型小腳架」讓畫面穩定,對焦才會精準!
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並善用構圖和景別,就能清楚傳達資訊,讓老師更顯專業,也更能抓住學生目光,接著想了解更多可延伸閱讀
《拍攝內容建議》
Previous
燈光
Next
拍攝內容建議
Last modified
6mo ago
Copy link
Contents
「專業感」重要嗎?
如何拍出「專業感」?
鏡頭拍攝角度
畫面呈現方式